勵志名言勵志名言

22歲年輕人關於人生感悟的深度好文,你到底想要什麼?

本文已影響 2.83W人 

22歲年輕人關於人生感悟的深度好文,你到底想要什麼?


簡書上“奶牛Denny”的一篇深度好文,關於人生,關於生活的感悟,送給青春勵志的年輕一代。

這篇文章寫在作者22歲時,但其中許多的道理是等到先生我工作多年後才領悟。本人非常敬佩作者,如果您有時間,一定要耐心地讀完。相信看懂之後,會對仍在迷茫中的你產生稍許幫助。

爲什麼要強調22歲,因爲的確會存在少數網友看到“22歲”男孩指導人生後就不願讀下去。所以在前言,我特此做個推薦,有利於更多人放心將其啃完。而這樣的思維定勢正是文中所提到的“標籤化”,其實對每件事做到“去標籤化”真的不容易,包括無意中的我。

你到底想要什麼?

文/奶牛Denny

今天是22歲的最後一天。幾個月前,我從沃頓商學院畢業,用文憑上“最高榮譽畢業”的標籤安撫了已經年過半百的老媽,然後轉頭辭去了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,跟一家很受尊敬的公司、還有150萬的年薪道了別,回到了上海,加入了“剛畢業就失業”俱樂部,開始了一天三頓盒飯的新生活。

我肯定不是第一個做過這樣事的人,也肯定不會是最後一個。所以在說自己的一些有趣故事前,我想借用大家的一點時間和一點平和心態,和大家分享過去一年以來一直沒說的一些話。

第一部:那些最容易被理解錯誤的事

關於慾望

這些是我們內心裏和人生理想一樣真實的東西:學歷、工作、房、車、財富、以及愛。我們每個人都願意爲了這些慾望去付出,無論付出的是汗水、鮮血、還是健康(、又或是其它你懂的)。儘管我們付出的方式可能不被社會主流認同、可能沒那麼具有戲劇性,但你和我、北大圖書館裏的學生和網吧中奮鬥的少年、職場杜拉拉和夜場裏跳舞的小姐、韓寒和芙蓉鳳姐,我們誰沒有爲了一個目標連續熬夜奮鬥過呢?我們誰沒有爲了得到一樣東西而撕心裂肺地付出過呢?誰沒有過那種拼命得快受不了的感覺呢?所以我們不缺勵志的故事,因爲我們每個人都是付出領域的專家。

但真正的問題是,當我們跑得越快,越是無法考慮我們是否在朝着正確的方向奔跑。

北野武講過一個很有趣的故事:他說他沒出名之前想有一天有了錢,一定要開跑車,吃高檔餐廳,跟女人們睡覺。而真正功成名就的時候,他發現開跑車的感覺並沒有那麼好,因爲“看不到自己開跑車的樣子”。結果他就讓朋友開,自己打個出租車,在後面跟着,還對出租司機說:看,那是我的車。

巧合的是,過去幾年裏我認識的所有人也告訴我兩件事:

一,頂級學校的文憑、頂級公司的工作、頂級的收入、頂級的房、頂級的車、頂級的聲望,這些都無法滿足人類。

二,無論是通過爸媽,通過運氣,還是通過奮鬥得到這些頂級的東西,人類都不會得到更多的幸福感。

接着北野武的故事說下去:想象一下:你今天騎在一輛助動車上,一個小山村來的年輕人經過,說你的車好帥,你不會有任何的滿足感。十幾年的奮鬥後,你坐在一輛你今天都叫不出型號的保時捷的駕駛位上,一個路人經過,說你的車好帥,相信我,你也不會有任何的滿足感。你不在乎他,就像你今天不在說你助動車帥的人。

你的視角在變。每當我們考慮許多年後能夠取得的成就,我們總是習慣站在今天的角度去衡量幸福感和滿足感。你今天的視角只是錯覺,卻讓你相信自己的目標是正確的。這是我們最容易跑錯方向的時候。

人類的需求很奇特。我們賺到的第一筆一萬元和第一筆一千萬元,第一輛十萬的車和第一輛一千萬的車,第一個女孩和第十個女人,第一個男生和第十個男人時,幸福感都是差不多的,前者甚至比後者還多一些。

我們清楚地知道快感和幸福感的不同,我們也知道慾望和需求是兩個東西,但是我們的不幸福卻是因爲不小心把快感當成了幸福感,把慾望當成了需求,而這就是因爲我們常站在現在的視角去想象未來的感受。事實是,就好像我們不需要很多的麪包一樣,我們不需要很多的財富,不需要很多的愛。因爲他們很難給你帶來更多快樂。當然,我們也不需要去拔高理想和自由的重要性。你可以嘗試着停下來思考一下,然後找到在你生命中所有需求的平衡點。這個平衡點就是隻屬於你的奔跑方向。這篇文章會實實在在地幫你找到這個方向。但在這之前,我們先談一些別的。

關於外界

外界帶給我們生活最大的影響是嫉妒和比較。

我們一直高估了嫉妒。舉個例子,沒有人嫉妒雷帝Gaga。雷帝Gaga應該要比我們都更有名、更有錢、坐更好的車、住更大的房子,比我們更隨心所欲,而且也比我們更有才華。但你不嫉妒她,對麼?我們沒有人嫉妒雷帝Gaga--因爲她實在是太雷了。她奇怪得讓我們完全不能把我們自己跟她聯繫在一起,所以我們在名利和才華面前沒有自卑,也沒有嫉妒,更沒有仇恨。反而,我們會去思考,覺得她挺有趣的,挺發人深省的,不是麼?

所以當你見到好事情發生在了那個他或者那個她身上,嫉妒的小火苗在你心中撲哧撲哧的時候,不如把TA當成那個很奇怪的雷帝Gaga吧。因爲這樣的時候,我們就會懂得拋開個人的雜念,去真正思考別人的亮點。

至於比較(SocialComparison),我們可以選擇努力向那個績點4.0的同學看齊,努力向那個年薪幾十萬的舊識看齊,努力向那個不斷得到提拔的同事看齊。或者,我們也可以選擇看看外面更大的世界,那些和我們一樣年輕的人們。看上去像是中年的Adele,19歲時出了張白金專輯《19》,21歲時出了全銷量1200萬張的專輯《21》,拿了兩座格萊美,而她出生於1988年。眼神和心態似乎已經像中年人那樣淡定的杜蘭特和德里克羅斯,兩個毫無疑問的超級球星,他們也出生於1988年。如果你喜歡實用一點的,那麼iPhone上用戶量最大的個人開發第三方瀏覽器的開發者,是一個1992年出生的北京少年。如果你的視線中有一個世界舞臺,那麼你會看到上面的人物已經越來越接近你的年齡。

我們不需要去看齊,我們只需要去“看”。去看到這個世界除了你現在正處在的那個若干平米的封閉空間以外,還有許多許多精彩的事正在發生。當你發現這個世界的深度和廣度,你就會發現你跟你身邊的那些“同類人”根本沒什麼好比的。這個世界太大了。你不是你自己的標杆,別人也不是。誰都不是你的標杆,這是一個沒有標杆的時代。

我們要做的是試着不去嫉妒,不去比較,但要試着去觀察、去傾聽,然後去思考、去讓所有外界的信息在你大腦裏經歷一個長時間的處理過程。要記得,你和世界上所有人都不一樣。

猜你喜歡

熱點閱讀
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