勵志故事哲理故事

與人相處的小故事及感悟:巧言一生受用不盡

本文已影響 4.27K人 

與人相處的小故事及感悟:巧言一生受用不盡

與人相處的小故事及感悟:巧言一生受用不盡

說話是人們每天生活的主要內容,從早晨睜開眼睛開始,一天中的每件事都必須用語言來推動。因此語言在人們生活中是最簡單,最平凡也是最重要的事。正因語言與人們息息相關,所以說話的技巧就顯得尤其重要。

西漢初年,漢高祖劉邦打敗項羽,平定天下之後,開始論功行賞,羣臣在這個時候,彼此爭功,吵了一年多都無法確定。劉邦認爲蕭何功勞最大,就封蕭何爲侯,封地也最多,但羣臣卻心中不服,議論紛紛。在封賞勉強確定之後,對席位的高低先後又起爭議,大家都說“平陽侯曹參身受70次傷,而且攻城掠地,功勞最多,應當排他第一。”劉邦因爲在封賞時已委屈了一些功臣,多封了許多給蕭何,所以在席位上難以再堅持,但心中還是想將蕭何排在首位。

這時候關內侯鄂君已揣摩出劉邦的意圖,就挺身上前說道:“羣臣的評議都錯了!曹參雖然有攻城掠地的功勞,但這只是一時之功。皇上與楚霸王對抗五年,時常丟掉部隊,四處逃避。而蕭何卻常常從關中派兵員填補戰線上的漏洞。楚、漢在榮陽對抗了好幾年,軍中缺糧,都是蕭何轉運糧食補給關中。糧餉纔不至於匱乏。再說皇上有好幾次逃到山東,都是靠蕭何保全關中,才能接濟皇上的,這纔是萬世之功。如今即使少了一百個曹參,對漢朝有什麼影響?我們漢朝也不必靠他來保全啊!爲什麼你們認爲一時之功高過萬世之功呢?我主張蕭何第一,曹參其次。”

劉邦聽了,自然是高興無比,連忙說:“好,好。”於是下令蕭何排在第一,可以帶劍入殿,上朝時也不必急行。

劉邦本是個大老粗,在分封諸侯的時候,將一些從前跟着他出生人死、身經百戰的功臣比喻爲“功狗”,而將發號施令、出謀劃策的蕭何比喻爲“功人”,所以蕭何的封賞最多。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劉邦寵幸蕭何,所以安排入朝的席位上,高祖雖然表面上不再堅持蕭何應排第一,但鄂君早已揣摩出他的心意。於是順水推舟,專揀好聽的話講,劉邦自然高興。鄂君因此而被改封爲“安平侯”,封地也多了近一倍。鄂君的幾句話,使他一生享盡榮華富貴。

在某種情況下,不說比說更好,這時,選擇不言便是最佳謀略。即所謂“此時無聲勝有聲。”

唐太宗有次問魏徵:“如果你的進諫我沒有聽取,再同你說話時,你爲什麼不應答呢?”魏徵回答說:“我認爲一件事不可以三番五次反覆勸諫。如果陛下不聽從,而臣子讓步了,那麼你還將照樣做,所以我不敢應答。”李世民說:“應答了再勸諫也沒有關係呀!”魏徵說道:“從前舜告誡羣臣‘你們不要當面聽從,背後議論’。臣內心知道不對,卻滿口應承,這難道是臣子應持的態度嗎?”

說話並非韓信點兵,多多益善,有時反而會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;所以正確把握說話技巧是非常重要的。

【感悟】

一個人表現在外的,除了行動就是說話了。說話是一門藝術,掌握其技巧不僅會給你帶來友情。還會給你帶來事業上的成功!

猜你喜歡

熱點閱讀
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