勵志故事哲理故事

劉墉關於教育孩子的心得:放手,讓孩子自己試着去做

本文已影響 1.62W人 

劉墉關於教育孩子的心得:放手,讓孩子自己試着去做

劉墉關於教育孩子的心得:放手,讓孩子自己試着去做

劉墉是著名的作家,他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。兒子劉軒獲得哈佛大學的博士學位,女兒劉倚帆在14歲的時候就獲得了美國的“總統獎”,成績優異,如今已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高材生。

劉墉在教育子女上是“男女有別”的,對兒子很嚴厲,對女兒很寵愛。劉墉在教育兒子的過程中總結出了以下的經驗:對男孩不可以凡事安排得面面俱到,這樣極容易使男孩養成做事不負責任的壞習慣。父母的過度包辦會使孩子變得嬌縱且不懂禮貌,不懂得珍惜,這是家庭教育中最忌諱的。

隨着兒女的成長,劉墉發現兒子性格內向,沒有朋友,表現得十分自閉。劉墉看在眼裏急在心上,決定用傳統的中國強權式教育來改變兒子的個性。劉軒從小與媽媽一起生活,習慣了嬌生慣養。但是,劉墉給他規定了嚴格的生活制度:自己的事情自己做,不能推給別人;自己的衣服要自己洗,不可以讓媽媽代勞;如果爸爸媽媽都不在家,就自己做飯吃;假期的時候出去體驗打工的生活。不僅如此,每天的作息時間安排,都有嚴格的規定,絕對不可以偷懶。劉軒小的時候種花,不敢用手和泥,劉墉看見之後就有意識地和了一堆稀泥,強迫兒子把手伸進去。爲了鍛鍊兒子的膽量,他把兒子送到了曼哈頓一個據說是“毒蛇猛獸經常出沒”的地方上中學。劉墉在教育的過程中總是試圖讓兒子嘗試磨難。

對於女兒,劉墉採取的教育方式是:給女兒儘量多的鼓勵,讓她能夠充分獨立,自己把握生活,在某些方面嚴格要求,在原則問題上絕不會放任自流,同時給女兒創造了一個自由的成長空間。劉墉的家教方式可以堪稱教子典範。

劉墉關於教育孩子的心得:放手,讓孩子自己試着去做

1.“替孩子把生活的一切都想好”是錯誤的

“穿上夾克,我們走!”“把帶到學校吃的零食裝起來。”“去刷牙,然後立刻睡覺。”大多數父母跟孩子在一起的大部分時間需要命令他們,認爲沒有規矩不成方圓。幼小的孩子沒有預見性和計劃性,因此需要父母經常替他們着想。爲了讓他們學會去適應日常生活,父母應告訴他們該做什麼,並提供相應的指導。

這種不斷的指揮日復一日,一再重複,成爲了許多父母根深蒂固的習慣[]。然而如果父母習慣了在日常生活中總是這樣指揮,總有一天他們會這樣來責罵孩子:“什麼事都要教了你們纔會做!”“你們自己怎麼不會動動腦筋?”“總得替你們操心!”這樣的父母會覺得自己像傻瓜一樣,爲了孩子必須時刻考慮問題的方方面面,以保證萬無一失,或者因爲連續的差錯而很快變得絕望。

【正面管教祕訣】

替孩子把一切想好,這樣做雖然可以替孩子與父母自己免去很多疏忽帶來的麻煩,使得日常生活的一切井井有條,但是同時也剝奪了孩子獨立思考和生活能力的機會。這樣的孩子因爲缺乏重要的學習過程,而無法享受到由自己獨立來作出決定帶來的快樂。

2.“我不能讓孩子錯失任何良機”是危險的

“我不能讓我的孩子錯失任何良機。”想爲自己的孩子創造各種機會是每個父母的願望。但這種做法也會使你的感情有風險,因爲孩子成年之後常常因此怨恨父母。現在不少父母,爲了能讓孩子將來更有競爭力,不惜一切代價讓他們上更好的小學、中學,參加各種班。如果孩子沒有實現預期,這些父母就表現得很生氣。作爲父母,你是否想過,當你在爲孩子創造機會的時候,他是否喜歡這個機會?

【正面管教祕訣】

父母不能一手包辦地爲孩子提供、創造各種優越的條件和機會,應當讓孩子學會自己去創造機會,這樣才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,否則會產生相反的效果。

3. “什麼事都不讓孩子去做”只會慣壞孩子

在現實生活中,許多父母爲了讓孩子專心學習,什麼事都不讓孩子去做。早晨起牀幫孩子疊被,上學前幫孩子準備學習用具,有時經常還被孩子埋怨忘了幫他準備某些學習用具。

要知道,孩子並不是生來就是這樣依賴父母的,他們的依賴性一般來說都和父母的包辦代替有關。父母包辦、代替得越多,孩子的依賴性就越強;反之,如果父母不插手孩子可以做的事,沒有了依靠,孩子就會自己動手開始做了。

馬俊峯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,父母都是公司高管。在家裏,馬俊峯這根獨苗簡直成了“小皇帝”,從來都是說一不二。父母處處唯命是從,真是“頂在頭上怕摔了,含在口中怕化掉”,嬌生慣養達到了登峯造極的地步。“小皇帝”一天天長大,卻什麼事都要依賴父母,已經上四年級了,還讓父母揹着走。這時候,父母才覺察到了溺愛孩子的害處,這樣下去,不用說馬俊峯成才,就連生活自理都成問題。

夫婦倆決定改變一下愛孩子的方式,以使孩子得到正常發展。

【正面管教祕訣】

著名的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提出:“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,應該讓他自己去做;凡是孩子自己能夠想的,應該讓他自己去想。”其實,父母們只要肯放開手,就會驚奇地發現孩子的潛力是無窮的,他們能做許多在父母看起來不可能做到的事情

猜你喜歡

熱點閱讀

最新文章